读吧无错小说 > 催泪系导演 >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当我还有机会抱着你,告诉你别害怕,我在

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当我还有机会抱着你,告诉你别害怕,我在


如果说网络上关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提到最多的是什么?

  那无疑是混乱。

  混乱让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的悬疑色彩,惊悚色彩。

  同时混乱也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

  但是关于混乱,却也被很多人做出了许多不同的解读。

  有影迷根据这个病症的轻重程度来解读这部电影。

  “一开始提到的老年痴呆症病情描述,我们发现导演遵循了病情的发展脉络,整部片中父亲的病况呈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阶梯型变化:

  轻度痴呆:近事记忆减退,常将日常事物遗忘(父亲常找不到手表),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远期记忆减退(父亲忘记女儿女婿护工长相,忘记露西去世)

  中度痴呆:明显的视空间障碍(父亲将医院认作公寓)、明显的行为和精神异常,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易激惹、兴奋欣快、言语增多(父亲跳踢踏舞,严词指责女儿、和女婿冲突)

  重度痴呆: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无法完成如穿衣、进食的简单生活事项(女儿帮父亲穿衣服、让妈妈来接他、父亲的二度哭泣)

  由此可见,导演之所以展现种种经过人物、时空、逻辑打碎重组后的混乱景象,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充分展现出一个老年痴呆患者脑中的世界:它不同于正常世界,里面的元素可以任意组装,时间可以倒置,人物没有确定脸谱,发生过的事情还会再现......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

  毫无疑问,导演的目的达到了,很多人看完这部剧的第一感受都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再看时大喊烧脑,惊呼过瘾,此时其他的好电影在烧脑面前,都显得不值一提!

  导演通过巧妙的故事剪辑、丰富的暗线布置、恰到好处的转场、以及对现实病症的深刻理解,让人领略到一幕幕身临其境般的荒诞,也许正因为其改编自同名舞台剧,才显示出戏剧般的另类与深刻!”

  也有人聚焦于女儿安妮!

  “当聚光灯都聚焦于导演和主角的时候,当人们都在谈论安东尼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本片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女儿安妮,其扮演者同样通过卓越的演技,表现出了在面对现实中人类普遍遭遇——个体生活与亲属关系间抉择时的个人挣扎,面对病情反复发作的父亲,她投入全部精力,甚至于牺牲了个人家庭,那种身为重病家属渐渐堕入绝望的境遇,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心疼和感动。

  而事实上,我想说的是,安妮才是真正的我们很多影迷的更容易代入的角色。

  为什么?

  因为当你变成了安东尼,那么那个时候早就已经被困于时间之中,这种痛苦无法摆脱,甚至无法逃避。

  可是安妮却不同,她的身份,是女儿,是唯一能够照顾父亲的亲人,网络上有不少有照顾老年痴呆症的亲人的影迷,讨论的最多的无疑也是安妮。

  电影也正是透过对女儿安妮的描写,折射出老年痴呆这一重病对于病人家属的伤害和打击,他们同样经受着折磨,承担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易,我们在与父亲这一形象感同身受时,也要对同样坚强、默默咽下苦楚的家人们心生敬意。”

  “被最后一幕彻底冲垮了泪点,父亲在最后说,“我感觉好像我的叶子全部掉光了......我已经搞不清楚发生的一切,我再也没有栖身之地了”无助的父亲依靠在护士肩膀上啜泣,就像个懵懂的孩子。

  如果说前面都是导演对痴呆症病人脑中记忆的捕捉和描写,最后一段父亲的自述就是对痴呆症最终归途的揭示了:疾病会毫不留情地摧毁一个人,从他的身体到他的意志、理智、自尊、亲情......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而身为一个普通观众能从中领悟的,大概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保持健康的身心,照顾好自己,同时珍惜身边最爱的亲友,如果尚有余力,请对那些遭受苦难的家庭和个人,多一份体谅和支持,那就是大善了!”

  当然,电影也有一些争议的点。

  比如电影里面,父亲安东尼被打的事情。

  因为电影并没有完全交代清楚,源自于安东尼的混乱的记忆,还是梦魇?

  他到底是被打了没有?

  如果是,那么是被谁打了?

  影迷们大体上给出了三种推测的结果。

  “结合镜头里2人站立的位置合理推导出,就是被女婿打的吧?”

  “可是两个女婿,到底哪个打了他?”

  “感觉应该是养老院的医生虐待父亲,因为在前面打父亲的女婿形象是养老院医生比尔,和后面不同,而且镜头切换后女婿有明显的摊手不理解的姿势,下午时他还安慰拥抱失落的安妮,在后续的晚餐中,女婿还心平气和的和父亲聊天,这里的女婿不像打父亲时那么冷血和不尊重人,根据之前人物经常错位的经验,推导出有可能是医生虐待父亲,父亲在记忆里出现了人物错位。”

  “赞同楼上的,感觉就是被养老院的医生比尔打的,不然为什么两个人长相一样?”

  “不好说吧?安妮为什么和丈夫离婚?肯定是有临界点吧?比如因为丈夫打了父亲,所以触碰到了安妮的底线,所以才离婚了!”

  “我认为没有人打过父亲,这都是痴呆症父亲的幻想。因为阿尔茨海默病人会出现一定的精神异常和思维障碍,对于自尊心高的父亲而言,谁夺走了他的公寓谁就是恶人,而正是女婿告诉父亲这个公寓不属于他,因此在父亲心中女婿一直是个威胁。

  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梦魇,就如同女儿想要掐死父亲的那一幕,难道她真的那么做了吗?

  都不过是幻想之中的梦魇罢了!”

  同时电影里面的手表也被讨论的很多次。

  因为这是比较显性的“东西”!

  电影里面多次提到。

  “手表代表着时间,不难理解吧!手表的丢失说明了父亲已经失去了“时间”!”

  “手表这个意象,从电影的一开始就在不断的被提及。

  手表,所代表的就是时间,而安东尼总在问现在是什么时间,总在寻找自己的手表,所代表的,就是安东尼总是也搞不清楚时间,理不清楚自己记忆。他寻找手表,阅读时间的过程,也是他自己想要寻找记忆,梳理记忆的过程。最后在养老院醒来时,他手上没有表,也就意味着他再也找不回自己的记忆了。

  此外,关于电影中另一个重要的视听语言,就是房间中的各种“框”。每当安东尼意识到自己的记忆出现了问题,安东尼总是会被困在到某一个框中。将安东尼的无助,可怜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止是时间吧?还代表着他的认知,以及被触碰到的底线!比如安妮说他的手表放在壁橱里面,安东尼的脸色就骤然大变,显然他不愿意让人触碰到他的隐私,或者说秘密!”

  一部好的电影,无疑是能够让人能够产生共情的电影。

  至少,是其中之一!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感动了很多人,但是被感动的人,有些人却说不清楚为什么被感动。

  有人说:“不知道为什么被感动,其实看的不太明白,但是还是忍不住莫名地哭了!”

  “叶子掉光了,突然就有着一种莫名想哭的冲动!”

  “是喊妈妈的时候吧,欸!”

  “听说人最后的记忆将会是自己的名字和妈妈。

  安东尼从养老院醒来,像一个无助的婴儿,被困在了时间和空间的旷野中。孩子似的哭到,我想要妈妈。护士问他怎么了?安东尼,他说,我感觉好像我的叶子都掉光了,我搞清楚所发生的一切。

  以一个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第一视角讲述的故事,在支离破碎中,还原了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世界里,时间和空间的混乱叠加。

  就像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怀疑自己有多重人格或者是记忆消失之类的精神问题。有一天警察找到我说我杀了人或者是其他什么罪大恶极的事,而我一脸懵,我的另一个人格在黑暗的角落里洋洋得意,由我替她背负了罪恶,而我却无辜摊上了这灾。

  人的思想最可怕,如果要这样深纠下去,最终能想到的画面就是空旷无垠的无穷无尽的宇宙。”

  “本来这种电影我很少会看第二遍的,因为真的泪点不高。

  可是却真的特别特别特别难过,忍不住刷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想搞清楚电影到底讲了什么。

  让我第一次泪目是在安东尼去看完医生,坐在医院凳子上,当舒缓的背景音乐响起,低头沉默不语的画面,是衰老的哀伤。

  第一次大哭是在安东尼记忆力错乱时看到前女婿的挑衅。他驼着背,装作有底气的对峙,被扇耳光;气到发抖却没办法还击,再次被扇耳光,那无助到绝望的体态让人心碎。

  让我第二次大哭,是在结尾的养老院。安东尼大哭着说,“我感觉好像我的叶子都掉光了。树枝还有风和雨,我已经搞不明白发生的一切了,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公寓里的所有事情。”

  “我,再也没有栖身之地了!”

  时间是最重要的,需要一遍遍确认手表还在。自己对身边环境的掌控权也是重要的,公寓要确定是自己的,女儿要确定还在身边。

  而变老却是失去的过程。失去掌控权,失去小女儿,搬离自己的公寓,再然后,大女儿搬到巴黎。失去到最后,安东尼在养老院大哭,大哭着想找妈妈,带自己回家,是失神地问护工自己是谁。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最困住他的也是时间,往复循环,一次次回到最在意的人身上,无数次自言自语,除了露西还是露西。

  记忆会错乱,眼前的人会错看成别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在生命过程的每一天,在困惑、惊恐、怀疑、寻找。这种痛苦该是多让人绝望。一次次在确认,一次次被推翻。

  最开始他不想让人照顾他,是个倔强的老头。最后护工安慰大哭的他,像个被时间缠住被抛弃的小孩。

  放下耳机的房间没有阳光,熨烫好的衬衫也来不及换了,寄来的明信片第二天就忘了。

  只剩下的窗外绿意,他却说,我的叶子已经掉光。”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够产生共情。

  有一位网络知名影评人就这样写道:“很多人说《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让人共情,但是说实话,看完好几遍,我真的没有太多共情,这是事实。我能对安东尼表达的感情,思来想去,也只有怜悯和同情。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样的情感,已有些许掉价了。

  就本能而言,我不认为会有人“渴求”他人同情。这一点或多或少,也是片中安东尼意图强烈表达的想法。通常来说,我希望最大可能地尊重和理解角色的本我意愿。

  现实便是,对于父亲安东尼,我似乎无法将同情转化为共情——和他一同哭,一同泣,或者站在上帝视角替他骂人,当他嘴替。如果这悲剧需要找出一个责任方,首先不可能是将温柔和体贴做到极致的安妮和凯瑟琳,抑或是劳拉;而前夫哥,拜托,请设身处地地想象,现实中又有几个人将这一切处理的比他好呢?

  就别伪装自己是圣人了。而比尔,非要说的话,也许就他该骂吧,但是着眼这样一个混沌的精神世界,又如何能百分百确定是比尔的“罪行”呢?”

  那个时候就在想怎么办,安东尼?我该如何为你出气?咒骂疾病,咒骂意外,咒骂世间变幻无常?

  我唯独能骂一句天道不公,却无法咒骂疾病,咒骂阿尔兹海默症。因为我现实中的我根本没有办法走入这个疾病——既不可能听患病者描述,也无法在不幸罹患后摸着心口体会。

  我们能以何种方式了解这一疾病?学者的研究,抑或是我们自己的观察。但精神类疾病,我觉得最有说服力的描述是患者本人在清醒状态下的表达。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有这样表达的机会吗?对自己思维混乱的会有认知吗?我不知道,也因此为影片展示出的混沌脑海是否真的能对应现实患者的感受打一个问号。

  但是就视听方面,影片依旧是美丽的,我更倾向于将它视为想象力,这是导演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谱写的一首悲伤的诗,关键点也不在于感叹,而是反思和行动。为之反思和付之行动的对象,不仅仅是这类患者,也不仅仅老人。”


  (https://www.read81.com/chapter/0/455/79625988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a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read81.com